耳鼻喉科

空鼻综合征

空鼻综合征(empty nose syndrom,ENS),简称空鼻征,是指由于鼻甲组织过度缺失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。主要表现为鼻腔烧灼感、鼻塞、鼻腔反复感染、鼻痂形成、嗅觉减退或缺失,甚至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、疲劳、易怒、焦虑和抑郁等。目前认为该综合征是一种医源性疾病,多与鼻甲的过度切除或损伤相关。

肉瘿

肉瘿,中医病名。是指瘿病中结喉肿块较局限而柔韧者。其临床特点是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,柔韧而圆,如肉之团,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,发展缓慢。好发于中青年女性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腺腺瘤。

膻中疽

膻中疽,中医病名。是指疽之发于膻中穴者,亦名膻中发疽、膻中发。症见患处肿块初起如粟大小,色紫坚硬,逐渐焮红肿痛,并见有恶寒壮热等症。本病相当于西医病名痈。一般预后良好。

喉菌

喉菌,中医病名。是指发生于喉部的癌肿。以我国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,男性明显多于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,甚则失声,可伴有咳嗽、痰中带血、口气恶臭、咽喉疼痛或吞咽哽阻等,肿物增大时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、喉鸣等症状,颈部常有恶核。西医学的喉部恶性肿瘤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。

蚕豆病

蚕豆病(favism)是红细胞葡萄糖-6-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一种临床类型,因食用蚕豆或其制品而发病,一般于食用后2小时至几天(通常1~2天,最长15天)突然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。溶血程度与食蚕豆的量无关。多数患者停止食用可自行恢复,严重患者需要输血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,并采取措施避免急性肾衰竭。

暴聋

暴聋,中医病名。耳聋按起病的缓急,可分为暴聋与渐聋。突然发生的明显的听力减退,称为暴聋,又名卒聋。常为单侧,只有少数为双侧。发病年龄以40岁上下居多,无性别差异。春秋季节易发病。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突发性耳聋。

外耳道异物

外耳道异物,中医病名。是指异物不慎进入外耳道所致损伤性疾病。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儿童。成人多为挖耳或外伤时所遗留。亦见于虫类侵入而造成。异物分三类:非生物类,如石子、小玩具等;植物类,如豆类、种籽等;动物类,如飞虫、蟑螂等。

鼻鼽

鼻鼽,中医病名。是以阵发性和反复发作的鼻痒、打喷嚏、流清涕为主要特征的疾病。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,可常年发病,亦可呈季节性发作,以儿童、青壮年居多。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、血管运动性鼻炎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。

崩漏

崩漏,中医病名。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,前者称为崩中,后者称为漏下,由于崩与漏二者常相互转化,故概称为崩漏,是月经周期、经期、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。崩漏的病因较为复杂,但可概括可为热、虚、瘀三个方面。其主要发病机理是劳伤血气,脏腑损伤,血海蓄溢失常,冲任二脉不能约制经血,以致经血非时而下。治疗以塞流、澄源、复旧为主要法则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。

下一页

有问题?要反馈?

联系我们并且提交反馈,我们会悉心听取您的意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