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生小便不通,中医病名。是指婴儿出生两天后,仍无小便的疾病,俗称初生儿不小便。除尿道畸形等先天疾患外,大多由胎热蕴结膀胱,或胎禀不足,膀胱气化不行引起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新生儿无尿。
唇疔,中医病名。是指疔生唇上,症见初起如粟如芥,形小根深,周围有红肿根盘,自觉麻木痒痛,伴壮热烦渴、二便不利。多由脾胃二经火毒上冲所致。
唇风,中医病名。是以口唇红肿、痒痛、破裂流水、干燥脱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。本病以下唇较为多见。西医学的慢性唇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。
唇菌,中医病名。是因痰浊邪毒凝聚于唇,逐渐恶变而成。以口唇肿起,皮白皱裂形如蚕茧,溃烂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癌病类疾病。该病多见于西医学所指唇部恶性肿瘤。
唇湿,中医病名。因脾胃湿热,复感风邪所致,以唇红部红斑脱屑、干燥皲裂,微感灼痛,脱屑后见鲜红肉面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剥脱性唇炎。
胃糜烂(Gastric Erosion)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上皮完整性受损的一种病理改变,其在各种胃部疾病中均可出现。糜烂较为表浅,一般局限于胃黏膜的上皮层,深度在1mm以内。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不适,部分患者可表现出食欲减退、腹部胀满、腹部胀痛、隐痛、嗳气、反酸、烧心或胸骨后烧灼感等。胃糜烂患者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,一般预后良好。
齿衄,中医病名。是指血自齿缝牙龈溢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。又称为牙衄、牙宣。多因胃经积热,阴虚火旺,或心脾两虚,血不循经所致。与胃、肾有关。主要见于西医牙龈炎及维生素C缺乏症,某些感染性发热疾病、血液病、药物中毒等。
嘈杂,中医病名。是指胃中空虚,似饥非饥,似辣非辣,似痛非痛,莫可名状,时作时止的一种病证。病位在胃,与肝脾相关。临床分虚实二类,实者多属胃热,虚者属胃虚、血虚。治疗分别用清胃和中,健脾和胃,补益心脾之法。嘈杂可出现在西医学多种疾病之中,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以嘈杂为主要临床表现着者,可参照本篇治疗。
急喉风,中医病名。是指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咽喉疾病。临床上常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、痰涎壅盛、语言难出、声如拽锯、汤水难下等症状,严重者可发生窒息死亡。该病的发生,多由咽喉痈及各种咽喉病发展而来。西医学的急性喉阻塞可参考本病进行辩证施治。
有问题?要反馈?
联系我们并且提交反馈,我们会悉心听取您的意见!